-
- 福建人订婚风俗 福建订婚有什么讲究
- 结婚压箱底男方需要翻倍吗 压箱底钱有什么作用
- 福建平潭蓝眼泪奇观 蓝眼泪是什么生物
- 结婚梳头有什么讲究 什么人才能给新娘梳头
- 丧尸电影排行榜前十名之僵尸之地
- 汉族曲艺曲种之一:西河大鼓的由来
- 女方陪嫁物品必须是红色的吗 结婚女方要准备什么
- 戏曲大全:中国戏曲剧种及其代表作
- 中国四大国礼 代表中国特色的礼物
- 新郎有什么禁忌和忌讳 需要注意什么
- 暑假旅游好去处推荐 七八月份最佳旅游胜地
- 爱琴海的传说 你听过吗
- 幽默开心故事 要什么得什么
- 正对大门的玄关柜可以放什么
- “秦腔超女”商芳会名家唱段经典
- 4月4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 清明全国哀悼活动
- 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 北京大兴机场正式通航
- 庐剧的传统剧目:花腔小戏、折戏和本戏
- 上党落子名篇杨七娘送君对唱词
- 探寻中国最美乡村 凤凰谷风景区
- 安吉旅游景点 凯蒂猫家园
- 结婚送亲必须是亲人吗 送亲选择什么人
- 世界柏树之父 轩辕柏
- 中国古代五大用剑高手 剑法高宗
- 九月份适合去哪里旅游之宁夏银川
- 结婚改口敬茶流程 改口敬茶有什么寓意
- 古代文明 罗马神话十二主神
- 中国银杏之乡 银杏主要分布地
- 豫剧和曲剧的区别,曲剧和豫剧怎么区分
- 结婚包袱皮里面包什么 嫁妆包袱的包法
- 陈胜吴广起义时岭南五十万秦军为何不管
- 结婚第二天叫什么 回门的讲究有哪些
我们都知道在戏剧文化中我们中国有五大戏剧分别是京剧、豫剧、越剧、评剧,还有就是今天我们要说的黄梅戏,黄梅戏文化是安徽地区戏剧剧种当然在别的地区也有黄梅戏的演出并不局限于安徽地区,如在福建、江西甚至台湾和香港也都有较为专业的演出团队,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黄梅戏的发源地吧。
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据史料记载,早于唐代时期,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至明清,黄梅县戏风更盛。明崇贞年间,黄梅知县曾维伦在《黄梅风教论》中就有“十月为乡戏”的记述。清道光九年,在别霁林的《问花水榭诗集》中,一首竹枝词的描述就更为生动:“多云山上稻荪多,太白湖中渔出波。相约今年酬社主,村村齐唱采茶歌”。
约从清乾隆未期到辛亥革命前后为黄梅戏发展的早期。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
黄梅戏从起源到发展经历了独角戏、三小戏、三打七唱、管弦乐伴奏4个历史阶段。前3个阶段均在湖北黄梅完成,为黄梅戏大剧种的最后形成提供了充分的先决条件。从清康熙、乾隆到光绪年间,是“三打七唱”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这个阶段全面实践了
传统剧目、唱腔、表演艺术积累和剧种的广泛传播,期间传统剧目非常丰富,艺人能演出的本戏、小戏有200多本,俗称“大本三十六、小曲七十二”。其中,不少是取材于黄梅的真人真事,如《告经承》《告坝费》《大辞店》《过界岭》等。在剧目方面,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主要表现的是当时人民对阶级压迫、贫富悬殊的现实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如《荞麦记》、《告粮官》、《天仙配》等。小戏大都表现的是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段,如《点大麦》、《纺棉纱》、《卖斗箩》。
产生和流传到皖、鄂、赣三省间的黄梅采茶调、江西调、桐城调、凤阳歌,受当地戏曲(青阳腔、徽调)演出的影响,与莲湘、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形成结合,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戏。进一步发展,又从一种叫“罗汉桩”的曲艺形式和青阳腔与徽调吸收了演出内容与表现形式,于是产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戏。从小戏到本戏还有一种过渡形式,老艺人称之为“串戏”。
所谓“串戏”就是各自独立而又彼此关连着的一组小戏,有的以事“串”,有的则以人“串”。“串戏”的情节比小戏丰富,出场的人物也突破了小丑、小旦、小生的三小范围。其中一些年龄大的人物需要用正旦、老生、老丑来扮演。这就为本戏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民国九年(1920年)的《宿松县志》上记载有“邑境西南,与黄梅接壤,梅俗好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第一次提出“黄梅戏”这个名称。
安徽怀宁说:
安徽省黄梅戏发展基金会副会长柏龙驹说,如果“戏因县名,县因山名”,湖北黄梅县有个黄梅山,就说“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那么,安徽怀宁也有个黄梅山,两个“黄梅山”,究竟哪个“黄梅山”与黄梅戏有瓜葛呢?柏龙驹先生进而考证,黄梅戏的语言和声腔是以安庆、怀宁地方话为依托,与怀宁黄梅山一带民歌小调完全一致的,而与湖北黄梅县地方话大相径庭。
安徽桐城说:
黄梅戏是在桐城县罗岭镇严凤英的一出《天仙配》唱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之后,才真正形成一个剧种的。严凤英是黄梅戏的开山鼻祖,桐城罗岭(安庆市郊区)的山水、风俗人情孕育了这位杰出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没有严凤英就没有当代的黄梅戏。
湖北黄梅说:
湖北省黄梅县在“黄梅概况”中自称该县是“全国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的故乡”,其理由是:黄梅戏在黄梅采茶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戏因县名,县因山名”(黄梅县西二十公里处有一山曰“黄梅山”)。此观点最早见于汤金城在《黄梅戏艺术》1989第二期增刊上发表的《话说黄梅县与黄梅戏》一文,在这里作者把县名“黄梅”与戏名“黄梅”划为等号。
安徽宿松说:
安徽省地方学者廖理南认为,安徽宿松才真正是黄梅戏发源地。他说,据考证,黄梅戏渊源于唐初的黄梅采茶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至明代已经形成独树一帜的地方戏曲。“是安徽宿松和湖北黄梅一带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吟唱的一种曲调艺术形式。两县毗邻,有很长的边界线,很多东西是无法分开的”。
廖理南先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在黄梅戏发展史上,宿松有十几项第一:
1、第一个专演黄梅采茶戏。从明代中叶,宿松人就开始在松梅岭街上专演黄梅采茶戏。
2、第一个将黄梅戏剧目写入戏台楹联。清代道光年间,当地人把《送香茶》、《西楼会》等几个为群众喜闻乐见的黄梅戏剧目写入廖河戏台楹联。
3、第一个进行“官方公演”。宿松于1853年将黄梅戏由草野请进官方的县城公演,比《黄梅县志》记载的“黄梅戏1934年进黄梅县公演”早81年。
4、第一个正式把流行于民间的黄梅采茶歌定名为黄梅戏,1921年出版的《宿松县志》中,第一次正式记载了“黄梅戏”这个名称。
【结束语】黄梅戏从清乾隆未期到现如今久传不衰,影响巨大,它是采茶歌和多种民间艺术的结合深受到国内、港澳、海外观众的热烈欢迎。现如今它已成为家喻户晓得戏剧。小编希望它能更好的传承下去,不管小编是喜欢或不喜欢还是希望他能越来越好。
黄梅戏 发源地 什么 好看